4/06/2011

放下期待,放慢脚步

哈金,我的补习学生。
他的妈妈是个马来人。
我今年开始教导他。
爸爸说他成绩很差,
教过他的老师都会自动投降。

于是,
刚开始教他时,
我给了他很多的鼓励,
因为我的肯定,
他也很用心听,用心写。
但是,
但我发现他依然不会写简单的字,
当我发现他的加减乘除还无法掌握。
简单来说,
他没有在我的预期进展中,
我的焦虑也开始增加了,
因为,他还有半年就要应付upsr了。

我说话的语气,
我盯他的眼神,
再也不是温柔友善了,
我的态度变得强硬压迫,
他当然也感受到了。
于是,他回复了原来的面貌,
功课没做对,
字体我看不懂,
而且找借口不交功课了,
更头疼的是:
他上课会走来走去,
读书一会儿特大声,
一会儿轻如蚊虫飞过。
他在挑战我?!

妈妈知道了也摇头,
她说老师们都说他有问题,
应该见见医生,
我不知道这个“善意”的建议,
会不会带给他任何负面的影响,
但没有任何孩子愿意贴上这个标签,
却是肯定的。
那么,他肯定也不想这样子。

我在想放弃他的过程里,
看到他充满挫折的部分。
前天,
在一个只有我们俩的空间里,
我跟他有了一场深入的交谈。
我问他学校的老师是不是时常责骂你?
他点点头。(今天特别乖巧)
我问他:那么,你讨厌老师们吗?
他摇了摇头。
那么,你伤心吗?
他又点了点头。
我说我明白了。
我继续我温柔的语气:
那么,我相信你在学习上也很挫折。
他再次的点点头。
我说不如我们合作,一起努力,
我会在你顽皮不听话时处罚你,
但是你遇到任何不会的功课我都不会责骂你,
我会帮助你,
你必须尽力学习,好不好?
他同意了我的建议,
还跟我打了一个勾。

我开始放慢脚步了,
不再以考试为目标,
因为我认为,
可以学习一些基本知识,
胜过要求他做一些能力所不及的。
这样的要求只会让他越来越远离学习。

就让他快乐学习吧!
但愿他在快乐学习里,
也能寻回做人的自信。

路还长,祝福他。

4/04/2011

做功课

这两个星期除了工作吃东西睡觉外,
就是做功课,
一份是《社会学习理论》
收集资料,
理解文章,
把知识化为文字。
另一份是《革新领导》
一样是找,看,做。
我有点头昏脑胀,
那个小展还对我罗嗦:
整天只顾看电脑。
我看到他那么得空就心里不平衡,
我狠狠地瞪着他说:
我得空就“收拾”你,
我会给你十篇作文,十页数学,十份。。。
还没讲完,他就溜走了。

4/03/2011

人生功课

一个老人朋友去世了。
听了有一阵子的难过。
她是一个善良慈祥的老人。
最后一次匆匆离开她家,
我还承诺自己得空要给她一个好好问候。
可是,来不及得空,她先离开了。
即使不是亲人,心情一样是沉重的。
 心中隐藏的痛心又再次来访,
关于死亡的课题又得重新温习。
没有人可以免于生离死别的痛。
没有人可以逃过对死的恐惧与害怕。
我们无法豁免无法逃避。
我们只有面对,并从中领悟。
死神用我们身边的人,
时刻提醒我们,
金钱不能贿赂他,
机会有时不会有下一次,
只有珍惜过身边的人,
才能减少对死亡的痛苦与遗憾。
世间唯一永恒的,
只有爱和关系。
错过了,遗憾终生。

3/19/2011

你发梦,我发梦

前几天我收到一封电邮。收信人不是我,
却送进我的电邮箱里了。信函用国文书写。

内容大意说:
我先自我介绍。。。
我被医生诊断患上癌症末期,可以活命的日子不久了。
由于没有孩子,丈夫已离世,
我决定把自己的二百万英镑捐给您。
为了方便财产移交,我会要求律师准备所有文件,
以便我的捐款顺利交到您手上,
您要好好善用此笔钱。
末尾,写上了回邮址。

我看了啼笑皆非。
很多人喜欢发春秋大梦。
写信人以为有许多人被她的信函吸引,
她就乘机告诉对方要得到她的遗产就得付律师费。
几千块换回一笔巨款,是有机会吸引到一些人的,
如果有几个人上钩再乘以几千块也是一笔可观收入。
这个叫ROHAYATE的人,就如此幻想自己从别人身上赚钱。

我也在发梦。。。
不是发达梦,是如何智勇双全的擒拿老千。
把这个想骗人又不够用功的老千,
送进警局,关进牢里。
为民除害。。。

梦发完后,我当然没有任何行动。
我不是个有智有勇的人,
只是在幻想中满足了当英雄的欲望。
不过也对的,
面对诱惑时,不为所动,不做任何事,
就不会有受骗案了。

3/09/2011

陌生熟悉

我走在山林里,身后有人向我打招呼。
我转身一看,是个陌生人。
带着礼貌的笑容,我向他点了点头。
你妈妈好吗?
我很惊讶他的问题。
他似乎也努力让我知道我们是认识的。
他说我认识你父母,还有你姐姐。
我也努力地从记忆库里搜寻。
却一点头绪也没有。
他依然滔滔不绝,谈起去世的妻子,
还有他的孩子,他的生活,他的健康,
我只是听,却无法在这刻融入这个陌生人的世界里。
我回家告诉家人早上遇见的这个人。
后来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人,
曾经就是妈妈爸爸还有姐姐提起的某个人物。
而且在很久以前已经认识。
他是个陌生人,却也是个熟悉的人。
陌生与熟悉有时是可以并存的。

你日夕相处的人,也许你并不真正认识。
你不认识的人,也许就是你熟悉的人。
像自己与内在,那么贴近,那么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