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2009

余慕莲

三八妇女节前夕,看了电视节目<向世界出发>。
香港艺人余慕莲用自己部分退休金为贵州山区的小孩建了一所学校,令三百多位孩童受惠。余慕莲强调自己的付出微不足道,而事实上,她的付出不仅让失学的山区孩子们有机会求学识字,也可以改变他们未来的生活。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余慕莲,一个外表普通,受教育不多更不是有钱人的平凡女子,却用她的爱,点燃孩子的前途,让世界更美。尽管一生演丑角,但又有多少人敢说她丑呢?
没子没女,孑然一身的单身老人,靠的就是储蓄过活,一分一毫应该谨慎花费,难得她主动捐出八万人民币。这笔钱,是有钱人的九牛一毛,是千金小姐一个名牌包的花费。。。但对她而言,可能是生活的保障。她的义举,弥补当年受教育不多的遗憾,同时也圆了山区人的梦。这份付出,说明妇女的贡献,是不容质疑的。
最后,余慕莲说:不能说伟大,只是付出自己的真心。
没有华丽的词汇,却流露了人性光辉,女人的美。

2/26/2009

凡事看正面?

今天下午五时,我走在回家路上,只见前面一辆电单车慢速行驶,不久,另一辆电单车凑近,后座的人伸出手,拉扯该辆电单车乘客的手提袋,对方挣扎,不果,受害者的电单车倒了,手提袋被抢了!

一宗攫夺案在我眼前发生了.
我脑海中闪过要撞过去,但我害怕会撞死人.我只是不断鸣笛.攫夺匪快速的在我的眼前消失.
我把车停了下来,受害者是两个马来少女,她们惊慌失措,被抢的少女喃喃自语:我整个袋里都是重要的文件.全都没了!
有人报了警,少女央求我载她去找她的手提袋.
我放慢车速,一路观看,
手提袋,是找不回的了...
少女哭得更大声了.
"小姐,我这里没什么朋友,你可以载我到我表哥家吗?他是警察."
我答应了.
一路上,她不断问:我的报生纸,身份证,文凭...怎办?我告诉她一切都可以重新申请.现在最重要是报警.看她还在哭,我安慰她:其实身体没事就好了.有些人被抢了还受重伤,幸好你没事.凡事看好的一面.
少女情绪平复了,来到目的地,她给了我一个拥抱,在连声谢谢中,我们道别了.

回家途中,刚才的事还萦绕心里.
很多事发生了确实要正面看待.但是对于不断上演的攫夺案我们如何正面看待?当更多的人因此失去钱财,健康或生命,我们是否还要庆幸我国的罪案比他国低?还是庆幸我们今天没被别人抢过?

安居乐业是人民基本权益,不知几时开始,它却成了最遥不可及的幸福.




2/25/2009

钱也很重要

我一直喜欢跟比自己年长的人谈天,他们的人生历练,往往会给我不少启发.增进自己对人生的体悟.
在一个晚会上,我认识了邱先生.很有缘分的,我们有机会再次坐下来分享人生的点滴.
我告诉他:我可能会过婚姻生活,但更大可能我会单身一辈子.无论何种生活状态,我都向往自由,是思想上,也是行动上的.这一切,都得要有健康做基础,所以我对自己最大的希望就是能永远健健康康.
邱先生说:钱也很重要.现在工作不只满足现阶段的生活需求,也要为将来做打算.无论你健康与否,年龄渐大,体力肯定会下降,体力会影响工作能力,年老时你想工作恐怕也有心无力了.这点你要懂.养儿防老是可以期望,却不是一个绝对.我们都该有储蓄,以便年老时能活的有尊严与自在.
噢,是这样的...
我不是不吃人间烟火,但理财观念却不强.朋友的一席话,让我陷入深深的思考中......

2/20/2009

关于信任

困在车龙里.
电台播报黄洁冰的新闻.是他男朋友干的?赤裸裸的信任被人出卖,除了倒霉,也令人心寒...
就在这时,手机响起,电话的另一端传来一把陌生的声音:美月,我是AY,来了马来西亞,但时间紧凑,没来找你,我托朋友拿手信给你...
这是一个异地认识的朋友,我们仅有一面之缘,没想到他会想起我.在车里又累又饿的这刻,心中突然流过了一股暖意....
只是那么一瞬间,另一把声言从心里跑了出来:他会不会是坏人?
"不要那么小人之心!"我在提醒自己.
看!我们常在信任与怀疑之间交战,我们都害怕信任后所要承担的风险.
从小,我们被教育: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我们的报章,充斥着被骗被害被杀被掳的新闻;
我们的亲友不断善意提醒:社会险恶,凡事小心.
我们在这样的环境生活着.我们处处防备,时时担心,
我们在其中是安全了,但好像也失去了什么.
失去了人与人之间真诚的交流,错过了值得交的朋友,还有,可能的爱情...
无论面对的是何种感情,总得要一些冒险精神吧!?只要多一份理性,多一份谨慎,我相信,得到的会比失去的多.
有人说:防卫可以让我们免除受伤,却也同时无法体会付出真心的喜悦.
如果我们要真实体验,体验真实,我们都该勇敢一点.
希望,勇敢的人都会被上天祝福.

2/15/2009

最好的报复方式

这是<追风筝的孩子>的故事情节:
十二岁的富家少爷阿米尔与忠心的仆人哈山.从小一块长大,情同手足,年龄相仿的倆人总是一起玩耍,阿米尔写故事,哈山就是听他故事的人.无论发生任何事,哈山总是守护着他的小主人.
在阿富汗,他们成长的国度,斗风筝是古老又传统的活动.某年的风筝大赛,阿米尔赢得了第一名,但比赛还没正式结束,他们还有一个追风筝的活动,只要谁能在第一时间追回最后坠落的风筝就能赢得奖赏.哈山为阿米尔追风筝去,许久未归.阿米尔到处去找他,却在一个巷口,看见一群同样追风筝的孩子,对哈山百般欺凌,最后还强暴了他.阿米尔目睹一切,却没出手阻止事情的发生.懦弱与害怕,让他选择了袖手旁观.
自此,梦魇不断纠缠于他,他无法面对自己,也屡屡避开哈山.
一次,阿米尔用石榴丢哈山,一次又一次,他期待哈山会还手,那么晚上他就能安眠,他们之间的情谊就能回到以前,但哈山由始至终都没还手,最后,他走到阿米尔前面,用一个石榴往自己的前额砸去,"你满意了吗?你觉得好过一些了吗?"哈山问.
在阿米尔的生日会里,哈山依然坚守职责,招待那个强暴他的男孩,阿米尔看在眼里,难过极了,他收到很多的礼物与金钱,也包括哈山父子的礼物,当他看到哈山为他精心准备的礼物时,他再也无法承受这份愧疚的折磨.于是,他有了一个决定.
阿米尔把父亲送的礼物与一些钞票,塞进了哈山的垫褥里,并跟父亲编了一个谎言.阿米尔父亲责问哈山垫褥里的礼物与钞票.哈山承认是自己偷的.
阿米尔却也在那刹那,察觉到原来哈山知道自己看见在巷子里发生的事,知道他站在那里,没为他挺身而出.但善良的哈山却帮小主人圆了这个谎言,做了最后一次的牺牲.之后,哈山父子离开了.然而,阿米尔却无法如愿的忘记自己所犯的错误.反之,这件事萦绕不去,许多年过去了,他一直无发原谅自己对哈山的背判与懦弱的行为... (故事只看到这里,要分享的也只是以上的感受.)
有没有发现,关于我们所犯的错误,也许可以逃过众人的谴责,但内心无形的审判却令我们无法保有内在的平安与自在?同样地,对于对不起我们的人,原来最好的报复方式,莫过于:不做任何反击.
如果对方对你还存一份感情与一丝善良,他会对你造成的伤害背负一份愧疚与自责,这已是一种处罚了.如果对方无情无义,那么一切后续动作,也不过是自贬人格.
对于深深伤害你的人,如果你够宽容,也许你可以选择原谅,如果不可以,就把他从你生命中删除吧,最终你会发现,这也是一种理想的处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