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2017

认真拜读了郭𤋮教授的《论华文教学的当地化》,对对外汉语教学的认识是更进一步了,同时也开阔了我的学术视野。
文中主要提出了促使华文教学当地化的动因以及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他认为华文教学当地化的根本目标是有必要构建一种新的语言教学模式:既有助于增强实现华人间的有效沟通,同时又利于促进全球华人社会多元和谐的语言生活。我觉得这篇文章值得记录下来,也值得与对外汉语教学者分享,希望大家也能从中受益。
郭教授认为在各国各地的汉语教学称为华文教学当地化比本地化更为合适,因为根据巜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本土”为乡土或指殖民国家本国的领土,也指一个国家固有的领土。
文章指出华文教学在历史与现实的各种因素下,呈现了跨国、跨境、跨文化与性质多样的特点,他认为因为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制度、教育体系与政策的不同,必然会影响华文教学的模式。而各国各地的华人处在不同的文化圈里,也会构成不同的交际环境,进而形成华文教学多样化的特质。随着世界各地华文学习者越来越多,华语在该地扎根的同时也自然受到当地"自然条件"的影响,因而发生种种的变异,呈现该区域的特征。而识别该区域的特征与其华文教学中的地位课题应该要受到重视。
文中提到华文教学应该当地化,因为华人社会并不是一个划一的社会,在不同的国家会有不同的情况;即使是同一个国家,同一个地方的同一个族群,情况也有不同。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他认为华文教学应该和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毕竟语言的学习是为了使用,如果与当地的实际情况不同,必然会产生沟通问题,于是他认为越来越多人认同华语在走向全球化的同时,也应该保持当地的特色。
郭教授根据本身的专业,提出关于语言要素当地化,文化内容当地化及语料当地化这三方面的五个具体问题进行讨论,这些问题分别是文本的选择、常用字的确定、词汇的选择、规范标准、华文水平测试和当地化中的其他问题。
以上问题都是他认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他在这五方面提出了专业的意见和需要注意的地方,他也一再强调:华文教学当地化的同时,切勿忘了必须以通行华语为主体。通用性华语主要在基础教学中呈现,中华文化在教学中应占主要位置,当地化的内容可以通过不同的教材如补充教材来体现,这些当地化的内容学习利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但避免过于当地化,进而影响华人社会的沟通。总得而言,华文教学当地化的实行应当是坚持求同存异,这样才能促使全球华语的发展。

3/07/2017

今天驾车,
半途车子出现过热讯号。
在繁忙时段,
打了紧急灯,
停在一旁检查,
水箱盖不见了,
里面冒出热烟来。
我怎么办呢?
我倒水在水箱里。
车子启动不起!!
打电话找人求救,
修车老板说
水箱热时不能加水,
姐夫说不能加水,
邻居说不能加水,
哥哥说不能加水,
拖车员说不能加水。
耳边一直听到这句话,
我发现我真的是白痴。



2/27/2017

一个下雨的早上,
一个等待的时刻。

爸爸今天要入院了,
人生总会有些重要的日子,
连带地也是身边人的重要日子。

一个生命对另一些生命的牵引,
往往发生在血浓于水的亲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