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节那个晚上,我出席了一个基督徒的圣诞欢庆会。
牧师在台上演讲,题目是《爱》。
他说神爱世人,所以把自己唯一的独子献给了世人。
神的爱是伟大的,毫无条件,不分贵贱,不看好坏。
牧师用着流利且强而有力的话语传达了神的爱。
在座的信徒们,用着他们的语言动作,表示了他们的虔诚:
神的爱是不容质疑的。
身为旁观者,我感受了那份宗教力量。
如果我是一个基督徒,
我希望神爱人的同时,
也能给人们爱的能力。
爱自己,也爱别人。
因为对爱的信仰,
人们才不会为了名利,伤害敌手,
不会因为钱,狠到把受害者的手砍下来,
不会因为有职权,为所欲为,非法打人
不会因为仇恨,把人随意杀了,就像垃圾般扔了,
司机会小心驾驶,保障自己,还有别人。
每个人都爱护自己和别人。
不自杀不伤害别人。
凡人的我们,
即使没有大爱,可以舍己为人,
却依然可以凭那么一点的小爱,
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美好一些。
不会翻开报纸,就是血腥暴力,
不会在银行提钱时,担心害怕,
不会看到电单车駛過,心就莫名其妙的加速。
没有了爱,平安也失去了。
听着爆竹与烟花声响起的此刻,
我没有新年新目标,
只想到了“爱与平安”。
(写于2011年0005〕
12/31/2010
12/30/2010
12/24/2010
圣诞节快乐
12/22/2010
吃汤圆
今天四时多回家。
反方向的路上飞驰着一辆救伤车。
笛鸣声由远至近,显得特别的可怕。
是不是有人回不到家团聚了?
冬至,汤圆,团圆。
我突然明白这个传统节日为何可以流传久远。
因为,我们需要团圆。
姐姐答应买汤圆,可是她说超市的汤圆都卖完了。
她买了o-ya (零食〕回来。
圆圆的圈,还是金黄色的。
这个是另类的汤圆,她说。
没有汤圆吃的冬至,突然有了一份失落。
原本不在乎的东西,却变得越来越重视。
原来是老了。
老人家才会这样,
冬至比情人节重要。
我想吃汤圆。
让心里实在一些。
反方向的路上飞驰着一辆救伤车。
笛鸣声由远至近,显得特别的可怕。
是不是有人回不到家团聚了?
冬至,汤圆,团圆。
我突然明白这个传统节日为何可以流传久远。
因为,我们需要团圆。
姐姐答应买汤圆,可是她说超市的汤圆都卖完了。
她买了o-ya (零食〕回来。
圆圆的圈,还是金黄色的。
这个是另类的汤圆,她说。
没有汤圆吃的冬至,突然有了一份失落。
原本不在乎的东西,却变得越来越重视。
原来是老了。
老人家才会这样,
冬至比情人节重要。
我想吃汤圆。
让心里实在一些。
12/20/2010
12/12/2010
我们总可以在另一个转弯处,看到幸福的可能。
照片摘自普门杂志。
(写在一个青年为情自尽后。〕
这些年来,我一直在反复思考,想了很多。通常,人们都习惯往坏的层面思考,但是我会想到为什么我们不往好的方向走去,我尽量调整自己,避免往坏的方面想。慢慢地,想通了,整个人的心境也跟着改变了。~~徐德民
徐德民是谁?
在这之前,我没听过这个人的名字。
看了新一期的<普门>,看到这个全身瘫痪的人的面孔,我认识了他。
那张面孔,没有怨恨。
那张面孔,没有自我放弃。
即使他可以怨恨,
即使他可以怨恨,
而且有放弃的理由。
但是他却选择了快乐生活。
他说上帝没把他接到天堂,而是让他一个人这样的生活,一定有其原因。
他说他要带着上帝的使命,帮助别人,鼓励别人,
他说他要带着上帝的使命,帮助别人,鼓励别人,
要像他一样,尽自己所能,好好的生存。
因为这份信念,他也吸引了良善的人,
像一个又一个的天使,
在亲人刻意疏离,朋友远离的艰难时刻,
给予一次又一次的力量支持。
我看了好感动,在杂志的空位里,
写了这句话:
我们总可以在另一个转弯,找到幸福的可能。
徐德民值得我去书写,
是他对生命的珍惜与尊重,
是他对生命的珍惜与尊重,
他的故事,值得传下出,
让更多想自我了结的人,
用全新的态度,看待自己的生命。
生命不是一件旧衣,想扔就扔,
生命是珍珠,在岁月洗涤下,
烁亮耀眼,珍贵无比。
当年轻人可以歌颂一个徇情的男孩时,
我更希望他们从徐德民身上,
体悟到爱情诚可贵,生命价更高的真谛。
(写在一个青年为情自尽后。〕
12/01/2010
讲了多少次。
星期二,我到购物中心买复印机。
看到一个牌子声誉好,便宜又有折扣的,我就决定买下来。
“我想要这个,可以试吗?”
一个青少年招待我。
他笨拙的安装,显然地,是一个新手。
那个年长一点的售货员粗声粗气指示他启动那架机。
青少年还是笨手笨脚的,有点不知所措。
到最后,他老实不客气地骂了他一句粗俗的话。
青少年像受伤的绵羊,
不敢吭一声。
我听了很不爽,也露出了不悦的神情。
最讨厌这种以大欺小的“王八蛋”!
“我不是讲了很多次吗?还不会!”
年长的售货员吐出了这句话,
像跟青少年说,
也像跟我和他自己说,
以合理化自己骂人的行为。
“不是说过很多次吗?”
这句话,很熟悉。
然后,我看到了这样的画面:
我对着那个学习缓慢的学生,
已经解释很多次了,他还摇头说不会,
我开始失去耐心,不耐烦的问他:
不是讲了很多次吗?怎么还不会?
学生脸上露出的,就是刚才所见的。
不要把学生的错误当成一种困扰,
而应该把它视为一种资源,
帮助我们找出更正确的方式传达知识。
因材施教,才是真正的教育。
当我在鄙视别人时,我又做了多少分自己所懂的?
别人的劣行,像一面照妖镜,
不仅看到别人的可恶,
有时也能照到自己的丑陋。
看到一个牌子声誉好,便宜又有折扣的,我就决定买下来。
“我想要这个,可以试吗?”
一个青少年招待我。
他笨拙的安装,显然地,是一个新手。
那个年长一点的售货员粗声粗气指示他启动那架机。
青少年还是笨手笨脚的,有点不知所措。
到最后,他老实不客气地骂了他一句粗俗的话。
青少年像受伤的绵羊,
不敢吭一声。
我听了很不爽,也露出了不悦的神情。
最讨厌这种以大欺小的“王八蛋”!
“我不是讲了很多次吗?还不会!”
年长的售货员吐出了这句话,
像跟青少年说,
也像跟我和他自己说,
以合理化自己骂人的行为。
“不是说过很多次吗?”
这句话,很熟悉。
然后,我看到了这样的画面:
我对着那个学习缓慢的学生,
已经解释很多次了,他还摇头说不会,
我开始失去耐心,不耐烦的问他:
不是讲了很多次吗?怎么还不会?
学生脸上露出的,就是刚才所见的。
不要把学生的错误当成一种困扰,
而应该把它视为一种资源,
帮助我们找出更正确的方式传达知识。
因材施教,才是真正的教育。
当我在鄙视别人时,我又做了多少分自己所懂的?
别人的劣行,像一面照妖镜,
不仅看到别人的可恶,
有时也能照到自己的丑陋。
订阅:
博文 (Atom)